您好,天津君荐律师事务所为您提供法律服务! 咨询热线:13802001907

当前位置: 首页 > 人力资源
如何约定试用期
时间:2012-09-12 10-39-28 来源:滨海新区律师咨询 发布人:赵治国律师 点击:229 次
法条链接: 不能超标准约定试用期 劳动合同期限三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试用期不得超过一个月;劳动合同期限一年以上不满三年的,试用期不得超过二个月;三年以上固定期限和无

法条链接:
不能超标准约定试用期
劳动合同期限三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试用期不得超过一个月;劳动合同期限一年以上不满三年的,试用期不得超过二个月;三年以上固定期限和无固定期限的劳动合同,试用期不得超过六个月。
《劳动合同法》第十九条第一款
以完成一定工作任务为期限的劳动合同或者劳动合同期限不满三个月的,不得约定试用期。
《劳动合同法》第十九条第三款
风险影响:
1.超过法定部分无效
约定的试用期超过《劳动合同法》规定时间的,超过的部分无效。超过法定的试用期限后仍然维系劳动关系的,将被视为已经过了试用期、进入正式劳动合同期,劳动者有权要求按照正式劳动合同期的标准获得劳动报酬,且用人单位不得按试用期的规定解除、终止劳动合同等。
2.行政处罚和赔偿金
《劳动合同法》第八十三条规定,用人单位违反本法规定与劳动者约定试用期的,由劳动行政部门责令改正;违法约定的试用期已经履行的,由原用人单位以劳动者试用期满月工资为标准。按已经履行的超过法定试用期的时间向劳动者支付赔偿金。
也就是说,对于违法约定的试用期已经履行的,用人单位除应按照约定的试用期工资标准支付劳动者工资之外,还要按照劳动合同约定的“转正”后的工资标准向劳动者支付赔偿金。
比如:小王与公司签订了二年的期限的劳动合同,合同中约定试用期为六个月,试用期工资为5000元,试用期满后,工资为6000元。假如该试用期已经履行了5个月,则用人单位应当从第三个月开始每月按照6000元的标准支付小张赔偿金18000元(6000元×3个月),该赔偿金不包含用人单位已经支付的工次25000元(5000元×5个月)。
应对策略:
1.严格遵守法定标准
约定试用期时,要严格遵守《劳动合同法》的规定,不能超出标准:
(1)劳动合同期限不满三个月的,不得约定试用期。
(2)劳动合同期限三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试用期不得超过一个月。
(3)劳动合同期限一年以上不满三年的,试用期不得超过二个月。
(4)三年以上固定期限和无固定期限的劳动合同,试用期不得超过六个月。
(5)以完成一定工作任务为期限的劳动合同,不得约定试用期。
(6)非全日制用工不得约定试用期。
2.巧妙设置合同期限,使试用期最长
在法定的标准里,要使试用期得以最长,企业应巧妙设置合同期限:比如,三年的期限的劳动合同,试用期可达六个月,但劳动合同期限为二年零三百五十四天(不到三年),试用期不得超过两个月,一天之差,试用期可相差四个月。因此,用人单位可选择适当的合同期限,以设定符合企业利益的试用期。
对于不能确定是否较长时间录用的员工,可规定相对较短的劳动合同期限,但却包含较长的试用期。如合同期限为1年零1个月,则试用期是2个月;合同期限为3年零1个月,试用期为六个月。
此外,试用期尽量避开节假日,比如春节等。否则,由于节假日放假,员工上班时间少,可以用来考察的试用期其实是很短的   

------分隔线----------------------------
栏目列表
推荐内容
  • 天津市实施《国务院关于职工工作时间的规定》

    第一条 根据《国务院关于修改〈国务院关于职工工作时间的规定〉的决定》(国务院令第174号),结合本市实际情况,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适用于本市行政区域内的国家机

  • 企业如何进行合同验收与证据保存

    方亚霓虹灯公司与大华进出口公司于2006年3月签订加工制作合同,约定由方亚霓虹灯公司为大华进出口公司制作霓虹灯箱广告牌一块,工程总造价为1.6万元,大华进出口公司预付定金6

  • 敲诈勒索罪与诈骗罪如何区分

    诈骗罪 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用虚构事实或者隐瞒真相的方法,骗取数额较大的公私财物的行为。 诈骗罪 侵犯的对象,仅限于国家、集体或个人的财物,而不是骗取其他非法利益。

  • 赠与房产给保姆 公证后能否撤销?

    市民吴大爷已经75岁了,多年前丧偶,其生活起居一直都是由保姆林某照顾。由于林某的悉心照料,吴大爷与林某日久生情,但没有领结婚证。不久之后吴大爷将自己名下的一套房产赠与她,并进行了遗嘱公证,要求林某继续照顾他的同时接受这套房子,但没有办过户手

  • 那些类型的车辆应交纳交强险

    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强制保险费率方案(2008版) 天津开发区交通事故律师 13802001907 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强制保险费率方案(以下简称费率方案)适用于经中国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批准

  •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确定人身安全保护令案件及其类型代字的通知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确定人身安全保护令案件及其类型代字的通知 法〔2016〕37号 各

赵治国律师

咨询:13802001907

QQ:364006300